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杨彦军 名仕 艺栈
  yyjun.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71305
最新博文:
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及历史使命问题的思考      由书法的泛化问题引发的思考      名家 杨彦军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杨彦军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及历史使命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10-09

 关于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及其文化使命问题的思考

                            杨 彦 军

 

摘要:  硬笔书法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硬笔书法在泛化意义上已经完全代替传统的毛笔书法而突显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正是书法艺术在其文化转型和审美重建当中所必然要表现出来的。硬笔书法是以结构为第一性;毛笔书法是以笔法为第一性。我们希望硬笔书法要在泛化的前提下替代毛笔书法负担起弘扬和传播书法文化基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信息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 硬笔书法  泛化  结构  审美定位  文化使命

 

                            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

 

一百年来,硬笔这种书写工具悄然的走进的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并逐渐代替了毛笔的实用性,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汉字文化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重要工具或是主要工具。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审美结构,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这种冲击直接造成了传统文化审美结构强烈的震颤、摇荡甚至裂碎。中国文化的审美结构在强烈的震颤、摇荡甚至裂碎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试图重新形成、建构起一种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形式和审美结构,然而这种形式和结构的形成和建构不是一簇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文化过程。硬笔书法正是在这种历史的进程中,在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书法史乃至中国文化史发展的历史事实,甚至是无法回避的。人类历史的脚步已经悄然的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文明门槛,我们站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我们希望用理性的目光来回顾和思考中国书法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化的巨变和审美结构的震颤中的历史命运,通过这种回顾和思考,希望用前瞻性的目光对硬笔书法的未来良性发展和繁荣提供一点理性的、可能的探讨和审视的视角。

基于这种文化历史背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实体的同时,在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平台上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来讨论和研究一下,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可能性,和其自身的在书法文化新的审美结构的形成和建构中的审美定位问题。

我们这里讨论的目的,就是为年轻的硬笔书法寻找自己的历史位置,寻找在书法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吗!硬笔书法虽然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沧桑之后,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了,但是仍然如一位天真懵懂同时也风华正茂的青年,面对未来的生命旅途,充满了困惑和迷茫,同时开始了发自内心的探问,我是谁?将到何处去?这种生命的追问!这里我们讨论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问题正是基于硬笔书法这位青年的历史探问来回答或者来尝试着回答的!

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最重要的是我们应明白其区别于毛笔书法的根本在那里,这种区别我认为应从如下三个层面来看:一、书法艺术的泛化层面;二、书法艺术的结构和笔法层面;三、书法艺术的纸张和墨法层面。

 

                           书法艺术的泛化层面

 

关于书法艺术的泛化的问题,主要是指书法艺术的泛化所引发的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如果要谈书法艺术的泛化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明白一个概念和现实的前提,这种前提就是书写工具在泛化意义上对书法文化的影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不管毛笔书法或者硬笔书法都是一种书写和美化汉字的工具,然而一百年来,硬笔代替毛笔使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体现为广大的普通百姓书写汉字已经完全是硬笔。就这一点而言,如果按邱振中先生所说的泛化概念理解:“数量众多、范围广泛的参与者,正是我们判断泛化的的重要依据。然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在所有能谈到泛化的场合,最典型的例子,无疑就是书法。”1)这里的泛化概念首先是指使用者的数量和范围而言的,并作为重要依据。我们不知邱振中先生所言的书法的泛化是否包含了硬笔书法,如果要是就毛笔这种书写工具而言这种泛化在二十世纪以前的漫长的书法史来看是成立的!然而二十世纪这一百年来要谈毛笔书法的泛化这是不能成立的,这里的泛化一词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应指硬笔书法更为确切。一门艺术的泛化与否就是表明这们艺术的生命力的和传播力的重要因素。硬笔,正是因为其硬,更是由于经济、便携、书写速度快等优点,适应了人们日常书写的需要,成为了当代中国书法最泛化的书写工具。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在近几百年的社会发展历史,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的近现代历史上,人类的创造力和发展速度更是成几何级的增长。社会发展的速度、节奏、和文化信息的交流传播变的更快、更广和更频繁,人类的生活、交往和信仰方式更显得丰富和多元化,人类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求和需要更显得迫切。硬笔这种书写工具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尽管电脑输入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的场合有替代硬笔的可能,但是在拥有近两亿的大、中、小学生的广大学习群体里,硬笔更是独占鳌头,我国的硬笔工具的使用和产量也居世界第一位,每年高达到数亿支。然而毛笔作为一种在历史上曾经泛化的书写工具的使用群体仅仅局限于各大高校和社会上的专门机构里乃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有限的需要中。这充分说明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书法艺术的发展的现状,建立在硬笔书写工具之上的硬笔书法艺术泛化问题已经完全代替传统的毛笔书法而突显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也正是书法艺术在其文化转型和审美重建当中的所要必然表现出来的。

如果说只有在泛化的前提下,书法艺术悠久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信息负载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弘扬和发挥应有的历史责任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来重新审视硬笔书法的历史定位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文化事实。这种历史的定位不是别的什么决定的,正是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书法艺术的结构和笔法层面

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在结构和笔法层面看也有和毛笔书法的根本区别谈到结构我们主要是相对于书法艺术的笔法而言的这一点书法史上一直就有孰先孰后的不同观点,并且对笔法的重视程度似乎要比结字更受关注。在书法史上为什么十分重视笔法?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毛笔本身的性能使然,在书法的学习当中必须首先解决她的柔软的特性问题,古人云:“柔软则奇怪生焉”,正是这样,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传播中,毛笔的这种书写工具的柔软性在实际的书写中存在的技巧上的难度,所以笔法才上升为比结构更受关注的内容,笔法成了第一位的关注要素。如元代书家赵孟頫所言:“笔法千古不移,结字也需用功。”(2)正是对笔法重视的观点,这是在书法史上十分重要的命题。

然而启功先生的一首诗:“用笔何如结字难,疏密聚散总相关。自从悟得黄金律,顿觉庖丁解系宽。”3)却是对书法艺术结字重视的观点,我们认为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书法命题。然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这里要着重讨论的,尤其在硬笔工具十分泛化使用的今天,对于硬笔书法的文化的审美的定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探讨和研究价值。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硬笔书法正是由于其硬的特性,在现实的书写中,才完全有可能摆脱了由于毛笔柔软性所带来的技巧难度,也正是由于其硬的特点在当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中适应了时代需求,成为当代最泛化的艺术现象和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要谈硬笔书法的文化和审美定位问题,首先就须从它自身的硬的特性说起,这种特性也是首先区别于毛笔的柔软特性的。如果说硬的特性正是硬笔书法摆脱了传统毛笔书法对笔法的重视和影响,那么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就可以认为是首先建立在对结构关注之上,也可以认为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本质区别和审美差异也就是笔法和结构谁是第一性的不同,硬笔书法是以结构为第一性;毛笔书法是以笔法为第一性。

结构主要讲笔画间的空间、长短、方圆、粗细、斜正、相背等审美关系;而笔法主要讲毛笔运笔的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审美关系。在这里谈硬笔书法的泛化问题和审美定位问题,主要应明确硬笔书法是建立在继承了书法艺术的结构文化之上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毛笔书法形成的笔法文化对硬笔书法而言则相反被遗弃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硬笔书法才适应了社会生活的需要,成为了当代书法艺术在泛化意义的首要工具。

 

                      书法艺术的纸张和墨法层面

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还可通过它的书写和创作的纸张和墨的层面来看,这也是我们全面认识硬笔书法区别于毛笔书法的特征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从纸张方面来看,硬笔书法的书写和创作,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毛笔书法的以宣纸为主要书写工具的要求,而是完全运用了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生产的硬质纸张,其制作之精良、色彩之丰富、机理之多样,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创作和生活的运用。硬笔书法的这一点特征,只所以可以作为一个定位层面,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文化背景,这种背景正是硬笔书法能成为一种代替毛笔书法的泛化地位形成的特殊的文化现象。社会的发展是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文化艺术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影响,这种推动和影响有时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

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的硬笔书写纸张,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主要的文化传播和记录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在书法史上,至汉代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和改进后,纸张对毛笔书法来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技术革命,由于纸张的普及和经济,加上书写空间的明显增加,毛笔的运用有了更大的舞台,书法的艺术性得到了明显的释放,这一时期书法史才进入一个真正的艺术化的自觉时代,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可见纸张作为一种书法艺术的载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在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结构的重建当中当代科技条件下的纸张发展对书法艺术影响也正在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着同样可能的影响力。硬笔书法只所以能登上书法艺术的历史舞台,正是因为它是在社会大生产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条件下,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

从墨的使用来看,硬笔书法完全不再使用传统毛笔书法书写的烟墨,也不使用砚台这种盛墨工具。硬笔书法的书写已由原来钢笔的墨水,进入到以中性笔为主的灌芯墨使用时代了,并且随着生产的丰富和市场的需要,更加丰富的各类色彩也已越来越多元,墨的使用已不是原来毛笔书法的单一性,在硬笔书法的创作中更是呈现多种色彩并存的现象。所以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在墨法的角度和层面看,安全不需要象传统毛笔书法在创作中对墨法的要求,如枯、湿、浓、淡等,硬笔书法对墨法的要求已完全简化了,可以不考虑墨法的技术难度和审美需要,这也是特征之一。

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硬笔书法作为一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在书法艺术传统的审美结构震颤、摇荡和破碎之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是历史的选择、社会文化发展的选择,这也是必然的选择。在书法艺术的审美结构的重建当中,硬笔书法首先应该找到自己的身份,看清自己的个性面目,只有明确了和毛笔书法的根本区别从而确立自己审美的特征才可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审美结构和技法体系只有这样硬笔书法才可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加坚实,才可能在历史的文化需求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硬笔书法的文化使命

 

硬笔书法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在中华文化复兴当中在中华文化和书法艺术审美结构重建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一个不可回避的文化现象。我们首先要用理性的、前瞻性的目光来审视硬笔书法在书法文化审美结构重建当中可能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更需关注它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的可能性。只有这样硬笔书法的发展和繁荣才可能有一个未来的、明确的发展方向。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谈它的文化使命,也就是我们首先要赋予它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责任,或者希望它在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所可能承担的文化责任。但是这种责任和文化使命当然不会是我们的主观的一厢情愿或凭空臆造,而应是我们用理性的、来前瞻性的目光来捕捉社会文化发展的背后,所隐含的历史脉络。

                              

要谈硬笔书法的文化使命问题,那么这种使命首先应是对中华民族一种文化精神、审美精神的继承和创新,同时也要明确这种使命是建立在对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书法文化的继承之上的,否则硬笔书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使命也将是空谈。要谈到对传统书法文化的继承,这里还有这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传统书法的继承是否就是对毛笔书法的继承!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毛笔书法并不是书法的全部,也不可能就是整个书法文化的全权代表。从工具而言,毛笔只是书法书写和创作的一种,三千三百年前的甲骨文和两千三百年前的金文并不是毛笔的创造,但它的确是书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谈对书法文化的继承,我们首先要绕开工具的概念,我们到底要继承什么,书法的文化内核到底是什么?应该继承的是承载书法的工具?还是书法审美的精神?如果说工具不代表书法的全部,或者说工具只是一种为传播书法审美精神而存在,那么我们可以说书法的内核应该就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我们所继承的书法文化核心应该是不以工具而是以文化精神和审美精神为宗旨。如果我们承认毛笔只是一种书法艺术呈现的工具,那么硬笔书法也同样是一种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登上书法文化舞台的新式书写工具。所谓“江山代用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硬笔书法和甲骨文一样一定会在当代文化的发展当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的使命。所以硬笔书法的文化使命首先就是对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和书法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创新,而不是局限于对毛笔这种书写工具的留恋。这是硬笔书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可能的文化使命之一

再者,硬笔书法的文化使命应该是在泛化条件下的对中国人民基本审美观的培养和形成中扮演主要角色。书法艺术数千年来,文化积淀深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信息负载,曾经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从文化精英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的崇敬的艺术,曾经是我们这个国家最高文化选拔机制里居于首位的文化要素,曾经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它对中国人民的基本审美观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曾有着十分泛化条件下荣光的生存状态。正如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在其《吾国吾民》一书中所言:“是以书法艺术的的地位很占重要,它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学得线条美和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书法而来。”“书法艺术齐备了全部完美观念的条件,吾们可以认作中国人审美的基础意识”林语堂先生给予书法艺术很高的评价,并认为它的“基本观念,赋予中国各项艺术如诗、绘画、建筑、瓷器及房屋装饰以一贯精神”。(4)这种辉煌已经是书法艺术的历史了,一百年来传统的毛笔书法已经退出实用的领域,这种对中国人奠定基本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力已经不复存在。书法艺术在泛化条件下,对中国人奠定基本的审美观念的历史留下了一个空白,这个空白也许只有硬笔书法可以弥补,或者说硬笔书法正在承担起填补这块空白的历史使命。

如果说书法艺术还要继续保持一种对普通大众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社会使命和文化使命的话,它就必须在泛化意义上首先仍然保持这种影响力和存在性。然而毛笔实用性的退出,从而也就永远在泛化意义上失去了传播书法文化的历史舞台,即使它在一定空间和领域仍然存在,对整个社会来说也只是一种文化遗存的、怀旧的、留恋的存在形式,已失去了那种强力的生命感、泛化性和影响力。所以,毛笔书法在实用领域的文化传播功能已经基本丧失,尤其对普通大众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已经没有原先的影响力,这一点也正是在书法艺术的泛化意义上的历史责任已经终结。如果社会的发展不会倒行,历史不会逆反,那么毛笔书法曾经负载的泛化意义是不会回到历史的辉煌和美丽。历史给了硬笔书法一个时代机会,我们希望硬笔书法需要在泛化的前提下,替代毛笔书法负担起弘扬和传播书法文化基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信息的历史责任。

硬笔书法的文化使命还可能表现在(这也是必需的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需要建构起自己的完备的技法体系和审美结构,当然这种建构也是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如果没有这种成熟的技法体系和审美结构的建构,硬笔书法的文化使命也将是空谈,这也是硬笔书法内在审美逻辑发展的需要。

当然这种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过程,生存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硬笔书法,虽然在泛化意义上具有培养和奠定中国人基本的审美观念的现实的可能性,硬笔书法即使在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复兴已被提到的文化战略的高度,在科教兴国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在书法艺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形势下,硬笔书法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社会身份。这种身份反而仅仅被定位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和书法艺术审美体系之外的狭小空间里,在国家教育体系里硬笔书法寄宿于语文学科或者美术学科,它的教育的独立性从来没有彰显过;在书法艺术的审美结构里,硬笔书法始终存在着是否是艺术的终极质疑,即使在当下书法界不仅毛笔书法家,甚至一些硬笔书法家对硬笔书法的艺术性的认识也是存在着疑惑。当然这种现状的存在和心理的疑惑也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观念的审美定位的不定性的存在,也证明了硬笔书法自身的技法体系和审美结构建构的缺失。

同时由于数千年毛笔书法所积累的审美成果太过厚重,这种厚重的文化引力场就象宇宙中的黑洞,使任何有意义的运动和光明都无法逃逸一样,也使我们对硬笔书法的理解、探问和思考,百年来都无法法摆脱它的技法体系和审美结构的强大引力。所以硬笔书法急需摆脱这种引力的羁跘,来寻找自己的审美空间和建构其硬笔书法自己的技法体系和审美结构。

硬笔书法在自己的文化使命实现的道路上,虽然充满着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相信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事先预设的,它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书法艺术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硬笔书法也一定会在书法艺术审美结构重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现在我们的努力正是为了硬笔书法实现它的这一目的,同时也需要硬笔书法界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审美的理想而努力!

                                 

这里关于书法艺术的审美定位及其文化使命问题的思考,希望能引起硬笔书法界的关注,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硬笔书法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考,进而推动新的时代条件下书法艺术审美结构的重建,也希望硬笔书法在这个文化过程中发挥所长,完成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使命。本文还有很多不甚完善之处,还望专家学者能提出宝贵建议,以励后进。

 

 

 

 

 

 

 

 

 

 

 

 

 

 

 

1)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229   重庆出版社 1996

2)汉  蔡邕《九势》     潘运告 著 《中国书画论丛<汉魏六朝书画论>》45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3)启功《论书绝句》

(4) 林语堂《吾国吾民》277页、283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评论(0) | 阅读(2785)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精气神 ()


我的最新动态

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及历史使命问题的思考
由书法的泛化问题引发的思考
名家 杨彦军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杨彦军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行人
2013-12-09 15:25:45
5000/平尺出手不?
  画廊主人的回复: 如有意收藏,请拨打15903555501 电话面谈! 谢谢关注!
回复时间:2013-12-15 15:33:25
江湖一人
2013-10-24 15:35:50
浑厚遒劲!
香草悠悠
2013-08-29 11:38:54
非常不错。顶!
  画廊主人的回复: 谢谢关注!
回复时间:2013-12-15 15:34:26
香草悠悠
2013-08-29 11:37:52
非常不错。
树军
2013-01-15 20:45:31
纵观他的魏碑作品,在古朴中又见天真烂漫,既有魏碑的刚正骨气,又有楷书的严谨也有点行书的飘逸洒脱,可谓意趣天成,可见书家对魏碑有一定的研究。
  画廊主人的回复: 有空多多交流!书法是心灵的艺术,寄托了我们的心灵情感!
回复时间:2013-12-15 15:36:37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杨彦军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